深秋时节,寒意渐浓,城市与乡村的灯火依旧温暖明亮。然而,在两江大地,一场电网“秋检”的战役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变电站内、铁塔之下、线路旁边,到处都活跃着电力人忙碌的身影,他们用专业与责任,为电网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变电站内检修工人正在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向江微 摄
精密手术强健电网“关节”
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晨雾,220千伏大竹林变电站内已是一片忙碌景象。检修人员手持各种专业工具,紧张地忙碌着。断路器更换是当前的重点工作任务,旨在消除设备老化、磨损等隐患,确保电网在冬季用电高峰期稳定运行。
“断路器是变电站的关键设备,该站的气动机构断路器投运年限较长,运行可靠性降低,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我们这次更换,就是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让设备焕发新生。”现场负责人一边指挥着工作,一边介绍。
在更换过程中,检修人员需要先拆除旧设备,然后再安装新设备并进行调试和试验,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心操作,确保万无一失。检修人员仔细研究设备图纸,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拆卸安装。
“设备安装精度要求很高,任何一点偏差都可能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我们一定要确保安装到位。”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对旁边的同事说道。新设备投用后,将大大提高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220千伏大竹林变电站是市北电网重要枢纽,本阶段改造将持续一个月左右,整体工程将于年底前完成,改造范围包括气动机构断路器、刀闸、互感器更换,防腐处理,改造后将大幅提升设备稳定运行可靠性,增强电网迎峰度冬的能力。
跋山涉水保障“大动脉”畅通
输电线路是电网的“大动脉”,它们翻山越岭将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秋检期间,输电巡检人员肩负着重要使命,他们要沿着线路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线路上的隐患。
“大家注意脚下,这段山路比较陡峭,一定要小心。”输电巡检人员徐涛在前面带队,不时提醒着身后的队员。他们背着工具包,手持望远镜和测量仪器,在山路上艰难前行。
在两江新区,大部分区域都已实现无人机巡检,这大幅提升了巡检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但因为部分区域处于机场航道或者其它特殊原因,仍不得不采用人工巡视。
来到一处铁塔下,徐涛拿出望远镜,仔细检查铁塔的各个部件。“塔身没有倾斜,螺栓紧固情况良好,金具没有磨损。”他们一边检查一边记录。
“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电网安全至关重要。我们每天巡检几公里到十几公里的线路,虽然辛苦但看到线路安全运行,就觉得一切都值得。”徐涛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着说道。
在巡检过程中,他们还发现了一处线路下方的树枝超高。经过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和协调,成功消除了这一安全隐患,确保了线路的安全运行。
升级改造守护“最后一公里”
配网是服务用户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用电体验。国网重庆市北供电公司以此为契机,加强对线路升级改造,提升电网供电能力。
在两江新区石船镇共和村委会旁,一项配网升级改造工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此次工程将新增一台配变,新增容量100千伏安,为当地,发展提供更强劲的电力支撑。
“近年来当地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台新增配变,就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让农村发展更有底气。”国网重庆市北供电公司石船供电所副所长王启培指着正在更换的变压器介绍。
施工过程中,为了尽量减少对居民的影响。检修人员们采用了分段施工的方式。同时,他们还积极与当地村民沟通,了解他们的用电需求和建议,确保改造工程更加贴合实际。
“新增了配变,以后用电肯定更放心了。”一位村民高兴地说道。这只是此次改造工程的一部分。据介绍,整项工程将新建10千伏线路1.3千米,新投变压器8台,新增容量800千伏安。
“通过升级改造电网,提高供电可靠性,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农村的夜晚更加明亮,让农民的生活更加美好。”王启培说。
清风吹过大地,秋检如火如荼,电网人正用他们的专业和责任,让这个冬天更加温暖明亮。(向江微)
(中国经济网)